head_bg3

公司新闻

建筑施工企业怎么退进项(建筑企业的退税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税收10%,材料开票13%,怎样退税?

1、一般纳税人执行一般计税法的施工项目,增值税税率9%,购进建筑材料的税率13%,如果阶段性的销项税小于进项税,产生留抵、供以后继续抵扣(留抵退税政策在2022年7月底已经停止)。

2、百分之13。根据查询会计网显示,百分之13退税要高于百分之10,退税百分之13更有利。

3、因为增值税是17%,而退税只有13%,相抵消还要净上4%的税。若将运杂费也开入增值税发票中,就等于运杂费还要交4%的税。

4、对应你的情况,你已经在开票时按10个点缴纳了增值税,如果你在经营过程收到正常开具的进项发票可以认证后留抵,用作以后销项的扣除,或者申请退税(申请退税一般程序麻烦,如果你是持续经营,并且还会陆续开票的话,建议你留抵,待以后扣除)。

5、能的。对于多缴纳的税款,《税收征管法》是这样规定的:纳税人自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之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交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查实后应立即退还。这个应该由你们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退还申请,税务机关必须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建筑企业外地预缴如何抵扣进项税

外地预缴的附加税是可以抵扣的。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采用一般纳税方式纳税的,对于应纳税额,应当按照取得的销售总额和附加的价款、费用来计算。纳税人应当将分包合同价款的差额从已取得的价款总额和额外的价款中扣除,并且按照2%的汇率先行缴纳税款后,向劳务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7年修正)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建筑企业在异地预缴增值税时,可以使用普通发票抵扣增值税。抵扣金额不应超过税种额度的限制。

在实际申报中,由于进项税额是收取的总价和附加费,所以可以从进项税额中扣除。因此,分包项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从进项税额中扣除。纳税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负数的,可结转下次预缴税款时继续扣除。纳税人应按照工程项目分别计算应预缴税款,分别预缴。

可以抵扣进项税的。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异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预缴了增值税后,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可以在其纳税所在地抵扣相应的进项税。异地预缴增值税的概念与条件 异地预缴增值税是指企业在其注册地以外的地方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当地按照相关规定预缴了增值税。

异地预缴的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财税〔2016〕74号文件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纳税人跨地区提供建筑服务、销售和出租不动产的,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不动产所在地预缴增值税时,以预缴增值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并按预缴增值税所在地的城建税适用税率和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就地计算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可以啊,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里面 如果你当月没有抵扣 会有余额,你以后就可以抵扣。

建筑企业常见的几种进项税额抵扣情形

1、、专业分包,进项抵扣税率为10%(2018年5月1日前为11%)。劳务分包(清包工除外),进项抵扣税率为11%(2018年5月1日前为11%)。(2)、清包工:清包工(分包方采取简易计税),进项抵扣税率为3%。清包工(分包方采取一般计税),进项抵扣税率为10%(2018年5月1日前为11%)。

2、增值税发票抵扣联不能污损,密码区不能出格、压线,盖章不能压住发票金额。

3、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有:购进原材料或所销售的商品的进项税;购进原材料和销售商品时的运费计提的进项税;生产或销售商品时所消耗的燃料的进项税生产或销售商品时所接受的劳务的进项税,如维修费、安装费的进项税;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

房地产项目不做了,前期发生项目成本进项税可以抵扣吗

1、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建安成本,出去下列不能抵扣的,其他都可以抵扣。票款不一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第一条第(三)项规定:“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货款、劳务费用的对象。

2、不动产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该做进项税额转出。(2)不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视同销售第四条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时,视同销售。采购的原材料属于外购,不满足条件。(3)总之,“进项税是否可以抵扣”关键在于“是否要交销项税”。

3、可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现予以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4、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即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这些已纳税金准予税前扣除。


发布时间: 2024-07-13